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岳阳楼区岳阳楼街道郭亮社区:“居民看”变成“居民干”,71岁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编稿时间: 2021-06-14 09:09 来源: 市民政局
 

“他的一生正诠释了他自己的一首革命诗,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街道郭亮社区居民服务中心三楼郭亮纪念馆内,岳阳楼小学五年级389班的学生们正神情肃穆地听着讲解,他们的眼中有泪花闪过。郭亮社区通过这方小小的天地,将红色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间。

郭亮社区成立于1950年,原名桃花井,因烈士郭亮而更名,现有住户1622户,3823人,年龄结构偏老,是一个典型的纯居民老社区。社区很大一部分居民是企业退休人员,因社会化移交,从“企业人”变身“社区人”,居民不习惯,社区也犯了愁,“硬骨头”怎么啃?“把管理变成服务,让居民‘自治’!” 郭亮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小宇给出了答案。

2019年,郭亮社区经全体居民讨论、商议,共同制定了居民公约,并将“红色传承 温馨郭亮”纳入其中,作为凝聚居民的精神纽带。社区以红色基因为基础,拓展到家风建设,“孝以至亲 宽以待人”“若有余力行好事 奉献社会造福人”“施恩勿念 受恩莫忘”……好家风培育好民风,“老”社区也逐渐迸发出“新”活力。

“和睦邻里 扶危济困 敬业奉献 志愿服务”被写入居民公约,“我们现在共有微网格员志愿分队、党员志愿者分队、和谐宣讲分团志愿分队、社区文艺志愿者分队、社区红色讲解员分队这五支志愿队。”杨小宇说,他们是社区的“眼睛”和“耳朵”,守护着闹市之中的安宁。

郭亮社区共有4个大网格,10个微网格,社区主动做到“让网格多跑路”,以“微治理”为切入口,巧妙地织起了一张基层治理大网。

“微网格”发挥社会治理“大功效”。最新政策需要宣讲,网格员走街入户;房屋漏水引发邻里矛盾,网格员上门调解;行动不便的老人要进行认证服务,网格员上门办理;楼道私拉电线,网格员进行劝导;发现安全隐患,网格员及时上报处理……“微网格”就像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将便民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神经末梢”。

“微网格”助推居民满意“大提升”。独自居住在郭亮社区的蒋奶奶已经90岁高龄,记性不太好,电视打不开、门卡住了、找不到钥匙、银行卡丢了……网格员不厌其烦地帮助蒋奶奶做着一件又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曾被子女接走的她又自行搬了回来。蒋奶奶说:“这里住得最习惯,有一群‘孙子孙女’帮助我!”曾居住在社区4网格的陈旺生老人,在搬离社区乔迁新居时,特意送来一份感谢信,感谢网格员黎明对他的关爱和照顾。精细化的服务让“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

网格员成为一个个“流动的文明服务站”,赢来居民频频点赞,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被“点燃”,越来越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他们接力举起“志愿服务”旗帜,主动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从以往的“居民看”变成“居民干”。郭亮社区地处岳阳市老城区,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令家长、上班族、居民苦不堪言。社区庞大的“红马甲”队伍解了难题。以老党员侯昌保为例,他每天上午7时左右到达桃花井路下坡路段劝走违停车辆,半小时后来到辖区幼儿园门口维护交通秩序,上午8时和下午6时两个高峰期,准时出现在拥堵路口进行交通引导。“志愿服务很有意义,说明我还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还能发挥余热!”侯昌保笑着说道。像他这样活跃的志愿者,社区还有几百名。

除了日常交通值守,他们还对整个社区进行巡查,将不文明、不规范、不卫生的现象进行汇总,能自己解决的当场解决,有疑问的拍照发至党建微网格群,群内工作人员“接单”后去往实地核查。

社区事情“大家管”,文化生活也不能落下。社区“夕艺春”文艺队用文艺汇演助推移风易俗,他们以演唱、三句半、舞蹈等形式表演《治婚丧陋习 树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润心田》等节目,让居民公约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社区文明新风尚。目前,社区无一起违规操办婚丧事宜的行为,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蔚然成风。

夕阳下,社区更“红”了,家园更美了。晚霞将斑驳光影打在老社区的一砖一瓦上,温柔的场景被行走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映衬得生机勃勃。对于未来,杨小宇满怀信心:“我们会打造出一个党风正、民风淳、家风好的温馨社区!”

“为切实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我区城乡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中的作用,推动我区群众自治工作深入开展,2019年3月,我区印发了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相关文件,充分认识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重要意义,认真把握制定的基本原则,科学规范和完善主要内容,严格遵循制定程序。” 岳阳楼区民政局总会计师李冬表示,该区切实形成运用法制审核指导推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修)定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合力,确保该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修)定法制审核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运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